乡村纪行|智能养鸡 三方受益
“生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,从温度、光照、通风、消毒到喂料、饮水、收蛋都是自动化操作,鸡粪也采用传动带随时输出鸡舍。”2月27日上午,位于石龙区龙兴街道赵岭村的市众禾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帅戈说。
刘帅戈是80后,家中一直从事蛋鸡养殖,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。虽然是“子承父业”,但是他并不甘心走老路子。为改变传统养殖模式,在龙兴街道的大力支持下,刘帅戈于2024年投资300万元引进了层叠式自动化养殖设备,用“智能模式”饲养蛋鸡。
“与传统养鸡场鸡舍低矮简陋、设施简单、无法无害化处理粪污不同,我们引进了大数据平台,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前操作,就能完成饲料粉碎、混合、输送及饮用水供给等一系列工作,从饲养管理、温度调节到疫病防控,从鸡蛋清洗、消毒到分级包装全部实现自动化,在安全、绿色、健康、环保的同时,又可节省人工成本。”刘帅戈说。
在饲养中,工人只需定时观察鸡群、检查设备,不仅节省了人工、时间等成本,也减少人与鸡的接触,保障了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量,降低了疾病传播的风险,实现标准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养鸡。
每天下午1点,蛋鸡养殖场准时进入拣蛋时间,现代化的全自动设备将鸡舍内的鸡蛋传送至设备末端,在鸡蛋分拣线上工人配合分拣、装筐,一筐筐鸡蛋很快被运往附近商超。
“在这里上班既能照顾老人、孩子,还能学到技术,每月增收两三千元,日子越过越踏实。”村民张石磙高兴地说。
市众禾养殖有限公司通过“企业+农户”模式,为近20名村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,同时吸纳11名村民成为固定员工,月均收入2000元至5000元。此外,村集体以入股形式参与经营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“公司二期将于近日开工,进一步扩大规模,引进新品种,预计年养殖量达到16万只以上,年产值实现2000余万元。”面对未来,刘帅戈信心满满。
(本报记者 闫增旗)